查看原文
其他

阿尔山 续写京蒙协作“山海情”

兴安日报 2022-12-19

从阿尔山市到北京市东城区,1200余公里,在祖国的辽阔版图上,是北疆翠屏与首都的心首相望。从北京市东城区到兴安盟阿尔山市,穿过大片华北平原,兴安巍峨,草原磅礴,京蒙携手与共,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山海情缘没有断点。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与阿尔山市结成对口帮扶,两地之间架起交流互通的“连心桥”。2021年,新一轮京蒙协作拉开序幕,北京市东城区和阿尔山市再次携手,第六批挂职干部团队一行北上出征、肩负重托,不断拓展协作广度、密度、深度,全力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抓特色、兴产业,为发展添“厚”劲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京蒙协作开始从“输血式帮扶”驶入“造血式协作”时代,产业协作共赢成为新的主题。扶持本土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从北京市东城区到阿尔山市,分别挂职于阿尔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孙长勇、阿尔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耿旭、阿尔山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何懿宸当起“红娘”,为阿尔山的不少好项目“牵线”。立足两地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一批京蒙协作项目落地,种下致富增收的“摇钱树”。


挂职干部查看赤松茸长势

11月的阿尔山即将进入雪季,记者走进五岔沟镇食用菌生产车间,各项改造和完善项目正抓紧推进,为明年项目整体提档升级做准备。

“2021年阿尔山市申报京蒙协作资金项目26个,已按计划拨付市、区两级京蒙协作资金2113万元。其中,北京市级协作资金项目11个,东城区协作资金项目15个。”挂职阿尔山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何懿宸介绍说。

北京市东城区与阿尔山市积极克服施工周期短、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采取多种方式有效推进协作项目。目前,北京市、区两级京蒙财政援助资金项目已开工12个,涉及京蒙协作资金4055万元。


挂职干部查看大棚作物长势


在天池镇,放眼望去,成栋连片、整齐划一的钢架大棚在阳光下排排耸立。哈拉哈高勒生态园技术员武庆江高兴地说:“今年夏天,我们天池镇哈拉哈高勒生态园里,各类菌棒悬挂整齐,榆黄蘑和猴头菇都长的很好,黑木耳也大丰收,这眼看着又要改造,明年指定还行!”

在园区增加产能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获得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民张艳菊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家庭收入微薄。“自从在京蒙协作食用菌园区务工以来,夏天从事木耳采摘工作,冬天从事打袋、窝口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家庭两不误,大大增加了收入,真是越来越幸福。”张艳菊说。

在东城区的大力推动下,阿尔山市消费帮扶北京特产馆在东城区建立,挂职干部团队的“吆喝”更让阿尔山的优质农副产品走进北京、走向全国。矿泉水、蘑菇、木耳等特色产品不断加入北京市和东城区消费扶贫产品目录,并通过线上线下、直采直销、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消费帮扶行动,解决了阿尔山市林下产品售卖难的问题。阿尔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耿旭介绍说:“东城区外联办、残联与阿尔山市在北京举办‘情系京蒙帮扶 协力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产品推介会,得到参会单位广泛好评,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京销售额达1600余万元。”


广交流、重指引,为教育聚“才”气

叮叮叮……

伴着阵阵清脆的放学铃声,阿尔山市第一中学霎时喧闹了起来,学生们三三两两探讨着、嬉闹着涌入食堂,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孩子们口中称赞的来自北京的支教老师。


支教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刚坐下,老师们便忍不住炫耀了起来。“我们阿尔山的孩子淳朴、好学,看着他们充满渴望的目光,我们怎能不倾尽所有。”执行校长兼道德法治课老师毛学慧动情地说。

支教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自东城区在京蒙协作中持续推进教育协作以来,“合作办学、组团式支教”教育帮扶模式,阿尔山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今年高考实现了一本上线2人、本科上线17人的历史性突破。

支教老师生动的讲解让历史课变得鲜活

是京蒙协作给了孩子们向名师学习的机会,是优秀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课堂教学示范课精彩异常,支教老师与本地教师一起学习、交流;课下,发挥支教老师的传帮带作用,支教老师与当地教师结成教学师徒,针对重点教学环节和“徒弟们”一起进行深入研究和耐心指导,共同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假期时间,利用京蒙专线教室功能,通过云端教研、听评课、双师课堂、名师送课等活动,让阿尔山的师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北京二中集团的“师傅们”交流研讨、听课互动;不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努力实现乡村建设“文化”与“人才”双振兴;发挥支教老师所学领域专长,为京蒙帮扶开拓崭新领域。


支教老师与学生课堂互动


支教团队中,宋聚兰老师备受尊重,明年6月即将退休的她,用历史这一门课让孩子们重拾自信。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宋聚兰连续两年主动申请来到阿尔山支教,两个班的历史课她一肩挑,秉持着“好的课堂和成绩排第一位”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成长。因为阿尔山的高寒天气,宋聚兰的身体难以适应,但她仍尽心尽力付出,对她来说好成绩才是最好的回报。“我们两个班的历史成绩目前在全盟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学生有自信,更懂得了自尊、自强!”宋聚兰欣慰地说。

支教老师带领学生们强健体魄

支教老师李显杰今年8月份第一次来到阿尔山,孩子们也因此第一次接触到了正规的化学实验课,一次次的实验让他们直呼老师带来的全是“高科技”。现在李显杰在阿尔山市第一中学与“徒弟”李艳一起,用严谨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发自内心的爱,让化学课活起来;语文老师谢广辉以诗情画意为学生们送去知识的同时还有“爸爸般的爱”,他一直想着有机会带孩子们去北京见见世面;英语老师王峥多年支教的梦想在阿尔山实现,她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将来能大声地向全世界介绍阿尔山。

他们因使命聚到一起,“温暖相伴阿尔山”是他们的座右铭。如今很多人愿意让孩子回到家乡接受教育,因为阿尔山市的教育已然翻开崭新的一页。


强服务、惠民生,为百姓找“医”靠
“我们小关大夫可厉害啦,配中药、做理疗啥都会。在这里,我只用很少的钱就能看好病……”刚在阿尔山市蒙中医院做完理疗的韩玉兰激动地说。

挂职医生关静为患者配药
一间干净整洁的办公室,两张简单的办公桌,三四张理疗床,满墙的锦旗,老人口中的“小关大夫”正忙得不可开交。关静,是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患者口中“从北京来的好医生”,因为京蒙协作来到阿尔山市蒙中医院进行对口帮扶,与挂职干部郭亚维一同成为百姓健康路上的坚实“医”靠。

挂职医生坐诊询问病情


阿尔山市常年气温偏低,且冬季时间较长,当地群众形成了“三高一多”(高盐、高油、高热量、多量饮酒)的饮食习惯,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膝骨关节病等发病率逐年升高,尤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重,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适宜技术在这里扎了根。“因各乡镇卫生院就医条件有限、百姓健康意识较差、出行方式有限、路途偏远等方面因素,多数患者均未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关静向记者介绍道。

基于这样的特殊性,郭亚维、关静两位挂职干部带队的阿尔山市中医专家小组,一方面多次前往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及村舍卫生室开展调研工作,尽快了解当地卫生医疗环境;另一方面带领阿尔山市蒙中医院中医科的中坚力量,前往各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并将慢病管理、健康宣教活动带到寻常百姓家。

短短数月,慢病健康管理微信群已经成为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急诊急救、慢性病日常监管、脑血管病恢复期康复等相关知识培训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专家小组还组织开展中医二十四节气养生科普宣传,1800余人受益;申请“脱贫户慢病监测”项目,为四镇脱贫户家中发放康复器具并进行用药指导,截至目前,共开展入户送医活动20余次。


关静为患者诊疗

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阿尔山市卫健委的公众号上还开通了线上中医药文化小课堂活动,以新媒体方式传播中医适宜技术文化。更让大家欣喜的是,中医药文化成功走进校园并颇受欢迎,增进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现已经开展中医社团课8次,参与的学生达160余人。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关静还透露了自己的小计划。“在日常义诊、走访工作中,我发现阿尔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但未被广泛认识、开发和利用。所以一有时间,我就上山观察野生药用植物的科属、种类,编写《阿尔山药用植物图册》,为阿尔山日后药用植物开发提供参考。”关静说。

挂职干部郭亚维告诉记者,今年,通过搭建覆盖阿尔山市的超高清远程医学卫生专网服务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远程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阿尔山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为阿尔山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协作之路,不以山海为远。

从帮扶到协作的跨越,经历了脱贫攻坚战的岁月洗礼,积淀下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也留下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的宝贵财富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动人佳话。挂职阿尔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孙长勇说:“如今,京蒙协作项目已经在阿尔山遍地开花并结出硕果,来自北京的理念、市场等优势资源正在阿尔山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文字:记者 张强

图片:记者 张强

编辑:律丙娟


一审:金磊 二审:董立平 三审:张春玲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往期精彩荐读




□内蒙古公告:疫情期间优化全区医保便民服务

□兴安盟倡议开展“口罩行动”!请“罩”顾好自己…

□“中国天然氧吧”名单公示!阿尔山市上榜→

□科右中旗公布1名初筛阳性人员行程轨迹

□国家邮政:满足条件的,尽快解封!收快递正确打开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